中国目前的环境污染状况已到了非常严峻的程度:统计显示,我国1/3的国土已被酸雨污染,主要水系的2/5成为劣五类水,3亿多农村人口喝不到安全的水,4亿多城市居民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1500万人因此得上支气管炎和呼吸道癌症。目前,中国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分别居全球第一、第二位。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对外发布的评估世界各国地区环境质量的“环境可持续指数ESI”显示,在144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位列第133位。据中国科学院专家测算,我国包括能源、交通、通讯、环保、生态建设等在内的发展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4。而令人深感不安的是,中国“十五”计划中大多数的指标基本完成了,环境指标却没有完成。 中国严峻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决策者高度的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3月首次提出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当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刚刚在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的“十一五”规划明确规定,今后5年,单位GDP能耗要比“十五”期末降低20%,污染物排放要降低10%。近年来,“绿色GDP” 、“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循环经济”、“和谐社会”等凸显环保意识的概念和口号成为中国社会从上到下的强音。 那么,何谓“环境友好型社会”?简言之,它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其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时至今日,全球绝大多数的人们对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都有趋于一致的认识,但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则有基于不同宇宙观、价值观的不同认识。去年年初那场由国内学界发起的关于“人类要不要敬畏大自然”的“思想风暴”令人印象深刻。这场讨论从本质上说是两种文明观之间的争论——在人类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时期,究竟应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目前面临的环境危机?是采用工业文明的传统思路,还是站在生态文明的角度寻求新的解决之道? 事实上,类似这样的争论在当代西方环境伦理学界早就存在并一直持续着,这些争论主要在“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动物权利(解放)论”、“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等学派中相互展开。 环境问题是如此之复杂,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如此地引致诸多争论,堪比 罗马俱乐部所谓的“世界问题复合体”。而要解决这个“世界问题复合体”,打开经济粗放增长、割裂人与环境的“制度锁定”,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决不能仅停留在“末端治理”和“源头与过程控制”等简单分割性的和技术依赖性的措施上,必须创新人类发展观和环境价值取向。历史上,人类文明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发展阶段,如今正向生态文明转型。早已在西方成为“显学” 的环境伦理学科正是应当下人类文明形态转型之需而生,环境伦理是解决“世界问题复合体”的一种于人类有大益的价值取向和思路。 从环境伦理的角度看,人类要想保护好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就必须同时处理好三对伦理关系,即当代人之间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环境伦理为处理和调整这三对伦理关系提供了三条基本的伦理原则,即环境正义、代际平等和尊重自然。环境正义有两种形式,即分配的正义和参与的正义。前者关注的是与环境有关的收益与成本的分配,后者指的是每个人都有权利直接或间接参与那些与环境有关的法律政策的制定。代际平等原则是指当代人在追求和实现自己的基本权利时,不应减少和损害后代人追求和实现同样权利的机会。而尊重自然的原则则昭示我们,人类作为具有超越性和道德关怀的高级动物,不能仅仅视自然万物为可以予取予求和肆意役使的工具,而应视其为与人类一样具有内在价值的自在主体,给予其应有的道德关怀。 与确立正义的环境伦理相辅相成的是,人类还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协调社会主体的利益关系,改革政治决策的机制和方向,革新传统的技术体系,并将这些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技术等方面的变革融合到一个统一的发展观框架下。 要言之,环境伦理和生态文明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价值基石;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绿色科技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技术支撑;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此,值得强调的是,许多环境问题不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事,这些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人类戮力同心。在民族国家层面,政府应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鼓励企业与个人的环保行为。在国际层面,人类应建立一个更加公正而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维护和平;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经济和技术援助,增强欠发达国家保护环境的能力。 而作为生活在“地球村”的每一个普通“村民”,对保护我们赖以栖息的共同家园也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至少可以选择一种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绿色生活方式。有人把它概括为5个R: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消费,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这种绿色生活方式无疑是生态文明得以生长的较广泛而坚实的根须。
|